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是什么

来自:网络   更新日期:早些时候
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旨

天姥山其实映射的是朝廷。 第二段从登山起,描写天姥山的美丽壮阔,来表现自己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和好感。而“忽已暝”三字表示自己深陷其中。已被迷惑看不见真正的事实。然后忽然间“熊咆龙吟殷岩泉,栗深林兮惊层巅。”表示他已经开始得罪权贵。后来“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”则映射自己失宠。而自己则一直在这种“得”与“失”中挣扎。到达顿悟的境界后,“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”——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。   最后一段表现自己对黑暗朝廷的不屑与性格上的洒脱。第一句表达了世事不可把握,略显消极的思想。第二句写出了诗人想隐遁,远离着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想法。而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。天外飞来之笔,点亮了全诗的主题。

是写李白半梦半醒的一首长诗,主要突出诗人伟大的胸襟和对现实的不满,算是李太白的一首很大气的一首诗

主旨:此诗以记梦为由,抒写了对光明、自由的渴求,对黑暗现实的不满,表现了蔑视权贵、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。

唐代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,原文为:

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

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

我欲因之梦吴越,一夜飞度镜湖月。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

谢公宿处今尚在,渌水荡漾清猿啼。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

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。千岩万转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

熊咆龙吟殷岩泉,栗深林兮惊层巅。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烟。

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。洞天石扉,訇然中开。

青冥浩荡不见底,日月照耀金银台。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

虎鼓瑟兮鸾回车,仙之人兮列如麻。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

惟觉时之枕席,失向来之烟霞。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别君去兮何时还?

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

译文:

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,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,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。

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,山势高峻超过五岳,遮掩过赤城山。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,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。

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,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。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,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。

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,清澈的湖水荡漾,猿猴清啼。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,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。

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,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。无数山岩重叠,道路盘旋弯曲,方向不定,迷恋着花,依倚着石头,不觉天色已晚。

熊在怒吼,龙在长鸣,岩中的泉水在震响,使森林战栗,使山峰惊颤。云层黑沉沉的,像是要下雨,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。

电光闪闪,雷声轰鸣,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。仙府的石门,“訇”的一声从中间打开。

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,看不到尽头,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。用彩虹做衣裳,将风作为马来乘,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。

老虎弹奏着琴瑟,鸾鸟驾着车,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。忽然魂魄惊动,我猛然惊醒,不禁长声叹息。

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,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。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,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。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,什么时候才能回来?

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,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。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,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!

扩展资料

创作背景:

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,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(745年),一说天宝五载(746年)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,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,被放出京,返回东鲁(在今山东)家园。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。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,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记梦诗,也是一首游仙诗。意境雄伟,变化惝恍莫测,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,新奇的表现手法,向来为人传诵,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。

这首诗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。李白从离开长安后,因政治上遭受挫折,精神上的苦闷愤怨郁结于怀。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,只有向虚幻的神仙世界和远离尘俗的山林去寻求解脱。这种遁世思想看似消沉,却不能一笔抹杀,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李白在精神上摆脱了尘俗的桎梏。

而这才导致他在诗的最后发出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那样激越的呼声。这种坚决不妥协的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情绪正是这首诗的基调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梦游天姥吟留别



  1、最后一段由写梦转入写实,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意思。这首诗是用来留别的,要告诉留在鲁东的朋友,自己为什么要到天姥山去求仙访道。这一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,在短短的几句诗里,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,迸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。他认为,如同这场梦游一样,世间行乐,总是乐极悲来,古来万事,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,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。
  2、赏析
 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,是一首记梦诗,也是游仙诗。诗写梦游仙府名山,着意奇特,构思精密,意境雄伟。感慨深沉激烈,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,寄寓着生活现实。虽离奇,但不做作。内容丰富曲折,形象辉煌流丽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。 形式上杂言相间,兼用骚体,不受律束,体制解放。信手写来,笔随兴至,诗才横溢,堪称绝世名作。
  3、创作背景
 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,就被赐金放还,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。 李白离开长安后,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,结下友谊。随后又同游梁、宋故地,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,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,到兖州不久,杜甫西入京城长安,李白南下大都市会稽(绍兴)。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。 题目:“吟”,古诗的一种体式,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,形式上自由活泼,不拘一格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就是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,留给东鲁的朋友作别。
  4、作者简介
  李白(701—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 又号“谪仙人”,生于701年,出生地是现今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,祖籍是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,身高六尺六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有“诗仙”、“诗侠”之称。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

天姥山其实映射的是朝廷。 第二段从登山起,描写天姥山的美丽壮阔,来表现自己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和好感。而“忽已暝”三字表示自己深陷其中。已被迷惑看不见真正的事实。然后忽然间“熊咆龙吟殷岩泉,栗深林兮惊层巅。”表示他已经开始得罪权贵。后来“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”则映射自己失宠。而自己则一直在这种“得”与“失”中挣扎。到达顿悟的境界后,“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”——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。 最后一段表现自己对黑暗朝廷的不屑与性格上的洒脱。第一句表达了世事不可把握,略显消极的思想。第二句写出了诗人想隐遁,远离着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想法。而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。天外飞来之笔,点亮了全诗的主题。

主要内容:关于《梦》诗的主旨问题,许多研究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在此我想从《梦》诗的题目、写作的背景、心理学角度以及诗的内容所体现的意象来谈谈自己对诗主旨的看法。
关于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(注:以下简称《梦》诗)的主旨问题,众多的研究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:①归隐向道说②别友人说③消极思想说④悲歌理想说。对于以上观点,我个人认为他们各有其合理的成份,但还都有着片面性,对《梦》诗的主旨并没有完全的表达出来。
我觉得《梦》诗是以浪漫主义手法,以梦境来写现实,以天姥山隐喻政治理想,虚实结合。美好的神仙境界的破灭是作者看破现实,看破人生,追求归向自然放情于山水的自由、洒脱。作者既是在别东鲁诸公,又是在别权贵。

关于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(注:以下简称《梦》诗)的主旨问题,众多的研究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:①归隐向道说②别友人说③消极思想说④悲歌理想说。对于以上观点,我个人认为他们各有其合理的成份,但还都有着片面性,对《梦》诗的主旨并没有完全的表达出来。
我觉得《梦》诗是以浪漫主义手法,以梦境来写现实,以天姥山隐喻政治理想,虚实结合。美好的神仙境界的破灭是作者看破现实,看破人生,追求归向自然放情于山水的自由、洒脱。作者既是在别东鲁诸公,又是在别权贵。

  • 达孜县五行: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是什么?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赏析这首诗固然有宣扬人生如梦,“古来万事东流水”的消极意味,但它的基调却是昂扬振奋的。他的徜徉山水,求仙访道,是想用远离现实的方式表示对权贵的抗争,是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种体现。全诗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,并不给人消沉的感觉。“不事权贵”是全诗的主旨。梦游...
  • 达孜县五行: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与全文有什么联系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出自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又名《别东鲁诸公》,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。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是全诗的总旨结句。在李白的思想当中,和“人生无常”相伴而来的,不是对人生的屈服,不是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,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。他的求仙访道,也不是像...
  • 达孜县五行: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三段反映了李白的什么感情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,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。在李白的思想当中,和“人生无常”相伴而来的,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。他的求仙访道,也不是像秦始皇、汉武帝那样为了满足无穷的贪欲,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是唐代大诗人...
  • 达孜县五行:李白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与李贺的《梦天》进行比较,分析两诗在主题和...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从主题看,《梦天》中诗人求生的意志、对天国的向往与人生的短促、现实的困厄构成尖锐的矛盾,困扰诗人的心灵。这首诗是诗人苦闷的象征。而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有“人生如梦”的消极方面,更有蔑视权贵,追求个性自由的积极方面。这首诗是诗人昂扬振奋、潇洒出尘的气质的写照。从意境看,李白的诗是明朗、...
  • 达孜县五行: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情感脉络?(简述)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…仙之人兮列如麻”)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;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世外的幻想,他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,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。这一点,诗人在结尾中有着明白的表示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这是全诗的主旨。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。
  • 达孜县五行: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一诗中表现作品主题的诗句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一诗中表现作品主题的诗句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,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!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,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,富有反抗精神的。
  • 达孜县五行:梦游天姥吟留别主旨句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主旨句是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”意思是我怎么能够卑躬屈膝,去侍奉权贵,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!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唐·李白 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;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...
  • 达孜县五行:千岩万转路不定下句是什么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千岩万转路不定的下一句是“迷花倚石忽已暝”。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游历天姥山时,所遇到的景色变化万千,山路曲折不定,让人迷失方向。而“迷花倚石忽已暝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迷失,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,只能倚靠...
  • 达孜县五行: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写梦中奇景的目的是什么???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自己不能实现政治理想、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执着追求光明的愿望。同时,也表达了独立不羁,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格精神。
  • 达孜县五行:《古风 其十九》与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的主旨
    毅浦17618048978答:本诗通过从虚幻到现实世界的描绘,表现了作者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从表面看,这是一首游仙诗,它的主体部分(“云青青兮欲雨……仙之人兮列如麻”)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;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世外的幻想,他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,是因为他鄙弃...
  • 相关主题精彩

  • 梦游天姥吟思想感情
  • 天姥山
  •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要内容
  • 梦游天姥吟中心思想
  • 梦游天姥吟描绘梦境
  • 相关交流由网友自由分享,本站不储存任何小说书籍,相关资源归权利人所有。
    若有事情,请联系电邮
    © 笑说网